论文查重

电子科大:集智攻关 助力战“疫”

2020
03/24
23:24:16
早检测网

2020-03-24 23:24:16   来源:科学网   栏目:学术资讯

3月17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5所高校研发的14种新冠病毒检测试剂获得了欧盟CE认证,正式取得了进入欧盟市场的资质。

这其中就有电子科技大学杨正林教授团队联合企业共同研制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该试剂已进入量产,并应用于包括武汉、成都等全国各地多个医疗机构的抗疫第一线,也将为全球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效检测工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电子科大的科技工作者加班加点坚守科研一线,争分夺秒与病毒较量,为打赢这场硬仗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吹响协同攻关“集结号”

尽管还在寒假期间,电子科大就未雨绸缪,吹响了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科研攻关“集结号”。

2月4日,该校发布了《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防治科研攻关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科研力量,积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防治的相关研究,鼓励不同单位协同攻关、跨学科合作,并将协助相关科研人员协调各方优势力量,充分发挥附属医院作用,集智攻关。

“面对新冠病毒的科研攻关时间紧、任务重,有组织的科研显得更为重要。”该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杨海光介绍,校内各单位广泛动员、有效组织,学校也协调资源确保相关研究快速顺利开展。

随后,该校又出台了《疫情防控科学研究工作方案》,支持科研人员依托学校科研特色优势,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主动作为,围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的紧迫需求,在疾病诊断治疗、防护设备研制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科研院联合学校科技委面向各学院、重点实验室、研究院(中心)、附属医院广泛征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相关课题研制需求,并积极向相关部委推荐立项研制工作。

同时,瞄准国家防控疫情急需,在校内以指南发布方式优先启动一批集成攻关、交叉融合类项目研制工作,支持校内各科研团队在发热监测、检测诊断、治疗处置、病毒灭杀、疫情防控、应急管理等方面开展集智攻关。

被国务院新闻发布会点赞的科研成果,正是该校科研工作者勇担使命、集智攻关,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控制疫情和战胜疾病的生动实践。

人工智能赋能疫情防控

通过测温区时,系统可以自动检测通过者体温并进行异常提示,极大方便体温监测工作开展。疫情期间,该校公共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殷光强组建起一支多学科团队,紧急攻关研发了全域测温雷达系统。

精度高、识别准是这套系统的特点之一,其测温精度误差在±0.1℃以内。同时,实现了无感知、速度快,最大支持2×5米范围内实时测温,可以有效规避人群聚集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

“这款系统可以支持的同时检测体温人数最多可达24人次,检测时间仅仅100毫秒。”殷光强介绍说,这样的速度可保证各大交通枢纽、学校、医院等单位正常的工作秩序。

疫情期间,像殷光强这样的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研究基础、根据防控一线实际需求研发战“疫”黑科技的科技工作者,电子科大还有不少。

不用戴口罩,也不用穿防护服的“小护士”智能护理机器人,可以根据设定的程序自主导航,进行喷洒消毒,派发药品,还可以对病人进行体温、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测试。

电子科大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彭倍教授介绍,这款机器人还能通过人脸或指纹信息对病人进行身份确认,并搭配热成像人体高精度测温系统,实现24小时智能监测预警,极大降低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和院感风险。目前,“小护士”已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应用。

电子科大在读博士生、成都越凡创新CEO黄山,带领团队也推出了两款智能服务机器人,并捐赠给了成都部分医院,“这些机器人在各大医院的门诊大厅、隔离病区进行24小时的防疫宣教、物资配送和便民服务工作,可以起到防止交叉感染,降低一线医务人员工作强度的作用。”

聚焦防控策略展开研究

为政府决策和公共服务提供支持,是电子科大科技助力疫情防控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1月22日,四川省召开紧急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随后,电子科大与四川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落实会议精神和要求,共同组建了新型冠状病毒大数据交叉学科研究平台。

“我们要对这次战‘疫’充满信心,不必过度恐慌和悲观。”在该平台和项目的支持下,电子科大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周涛教授通过数据建模得出研究结果,持续发表了多篇学术报告,并提出新冠肺炎的形势分析和应对建议等系列学术建议。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公布后,如何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些确诊病例的具体位置?电子科大卫星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合作方联合推出了新冠肺炎疫情卫星地图速查系统,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带来的“太空视角”,让确诊病例分布位置尽收眼底,并显示出附近的确诊病例分布与自己的距离,为公众提供免费的疫情防控公益服务。

从研发到上线,用时不到10天。在系统研发过程中,团队成员充分体现了奉献精神,大家反复测试、校正、调整、优化,时常鏖战到凌晨,最终把官方发布的疫情文字转化成了一目了然的“疫情卫星地图”。

此外,该校人文社科学院教师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该校外国语学院张维莎博士长期从事网络舆情研究,重点关注国际社交媒体。1月27日,她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任医师赵宇共同完成的提案《建议尽快确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官方英文名称》,顺利提交给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部,然后又被递交到有关部门。

电子科大副校长徐红兵表示,作为一所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双一流”大学,学校将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优势,加大防疫科研攻关力度,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电子科大:集智攻关 助力战“疫”】链接地址为: https://cdn.zaojiance.com/news/xszx/1253.html

本网站部分文章转载自互联网以及作者的分享,如本网站所引用的文章涉及著作权问题, 请您及时通知本站,我们将及时妥善处理。